2)第68章 哦哦哦,哦你个头啊!_我,董卓,爱民如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何况咱还是一家人,你俩在外也代表着老夫形象,又怎能去折辱元常?”

  一番话当即让董旻、董璜感动不已,情不自禁保证道:“兄长放心,日后我等必谨言慎行,不使兄长形象蒙羞!”

  老董当下又感受到一股沉重父爱的责任,眼神也变得温柔:这弟弟和侄儿,虽然能力不咋滴,但忠心是毋庸置疑的。

  自家人,有这些就够了。

  更何况,能力还是可以培养的。

  比如,让他们先见识下真正的计谋。

  当下,又将目光看向贾诩、司马懿、李儒三人。

  司马懿最跳脱,率先道:“伯父,侄儿知道钟繇之父钟迪,曾官至颍川郡主簿,后因党锢而不仕。其叔钟敷亦有才干,也因党锢不仕。”

  “如今伯父执掌大权,荡浊扬清,已昭告天下解除党锢之祸。”

  “不若派人征辟钟繇生父和叔父入府,若二人肯来,叔父又得两员助力;即便不来,钟繇亦会心怀感激。”

  “善!”老董当即点头:这才叫计策嘛,而且还是成了打包奉送,不成也能达到预期目的。

  “太尉,钟繇此人幼时不仅聪慧过人,还有过一桩轶事。不若明日的报简上,便写上一篇,为其扬名如何?”贾诩紧随其后,淡淡开口。

  “妙!”老董再度点头:老狐狸这招,明显比司马懿那招低调且高明。

  骤然名扬,钟繇情绪总会波动的,大概率还会暗喜。

  谁还没个虚荣心?

  而如今全洛阳除了这几人和蔡琰,还没人知道报简是自己所创。等钟繇慢慢知晓后,又能不感动?

  除此之外,此举还能将品评名士……

  等等,想到这里,老董又记起前几日跟蔡琰在茶楼里聊过的‘月旦评’,当即道:“报简一事,让朱儁查出幕后之人乃许靖!”

  “许靖,许文休?”贾诩、司马懿、李儒三人先是一愣,随即眼放精光、口拍马屁:“太尉英明!”

  董旻和董璜却一头雾水,完全不懂发生了何事。

  老董见状,向司马懿努了努嘴。

  司马懿会意,主动解释道:“世叔、世兄,这许靖乃汝南郡平舆县人,与从弟许邵俱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。”

  “哦……”董旻和董璜当时对视一眼,都一副恍然大悟,然后又……继续愣愣看向司马懿。

  司马懿这叫个郁闷,幽怨地看了一眼董卓,不得不继续解释道:“世叔世兄不知,这许靖与许劭起初,只是在清河岛上开办了一个讲坛,每月初一命题清议,评论乡党,褒贬时政。”

  “可二人品评后,随时日验证,众皆信服。渐渐二人名声大噪,成一时之美谈,四方名士慕名而来,竞领二许一字之评以为荣。”

  “哦……”董旻和董璜又对视一眼,再度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,然后……异口同声地道:“然后呢?”

  他们好像懂了,但又没有完全懂。

  “然后……”司马懿终于有些不耐烦了,道:“然后伯父乃当朝太尉、汉廷魁首,品评天下名士的权力,岂能拱手让与那二人?”

  “正巧如今许文休在朝担任尚书郎,而这泄露宫闱密事的报简,正被司隶校尉彻查。将此罪名扣在许文休头上后,他岂能不肝胆尽丧?”

  “哦……”董旻和董璜又要装。

  老董也听得不耐烦了,脱口打断道:“哦哦哦,哦你个头啊!……老夫将屎盆子扣那许文休头上,再悄悄放出点风声,他岂能不屁颠颠儿跑来作狗?”

  “到时朝廷定罪,老夫再大棒高高举起、轻轻落下,并准他借报简继续评议扬名,他又岂能不感恩戴德,用心给老夫办事儿?”

  “可,可这报简不是兄长办的么,怎么又成了许文休?”董旻还是不懂。

  董璜也两眼迷茫,愣愣看向董卓。

  李儒也沉不住气了,忍无可忍道:“绣衣使办这点栽赃陷害的事儿,还不是手到擒来!……再说,太尉权倾朝野、只手遮天,说是他干的,那就是他干的!”

  “哦……”这下董旻和董璜再度恍然大悟,这次是真悟了。

  再一想这计谋绵里藏针、一环套着一环,既赚了钟繇的好感、还能洗白报简,又拉了个许靖上船……

  俩人当即对董卓刮目相看、震惊不已,齐齐心悦诚服地赞道:“兄长高,实在是高!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i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