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02章 黄鹤矶_1908远东狂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缙绅名士,黎某为总司令引见引见。”

  黎元洪指了指一位年过五旬的老者,说道:“这位邹廷弼先生,字舜卿,江苏无锡人氏,倡导实业,名下产业众多,堪称东南商业钜子。此次观景会,实是他摆下的。”

  “幸会,幸会。”赵北拱了拱手,仔细打量,那人其貌不扬,但眉宇之间透出一股商人特有的精明,目光在赵北脸上停留片刻,迅疾挪开。

  “黎议长抬举了,其实邹某不过是个小商人,这‘商业钜子’实在不敢当。旁人说总司令才二十多岁,周某还曾不信,现下信了。总司令青年才俊,安庆举义海内闻名,九江通电天下影从,前途必不可限量。”邹廷弼拱了拱手,自谦一番,顺便拍了拍总司令的马屁。

  黎元洪指着另一人,说道:“这位是谭延闿,字祖庵,湖南茶陵人氏,进士出身,‘会元’的头衔,这可是湖南二百年来第一位会元老爷,现下是湖南宪政公会的会长,其父谭钟麟官至两广总督,也是进士出身,父子同进士,这也算得科场佳话了。”

  这倒是个历史名人,清末著名的立宪派人物,辛亥革命后还曾做过一段时间的“湖南王”,在历史教科书上通常被作为反面人物批判。赵北不由多打量了几眼,估摸着对方年龄似乎还不到三十岁,相当年轻,也相当的倜傥,气质很不错,这倒和他的官宦人家出身相符。

  黎元洪又指了指邹廷弼身旁一名男子,说道:“这位也非寻常人物,乃是名闻天下的‘宪政奇才’杨度,字皙子,湖南湘潭人氏,是当世大儒王湘绮(王闿运)的入室弟子。此次袁项城举义北方,皙子功不可没。”

  赵北闻言一愣,向那人问道:“阁下便是杨度?你不是在帮张季老他们张罗宪政的事么?来武汉做什么?”

  杨度,“洪宪帝制六祸首”之一,那是鼎鼎大名,中国最早鼓吹君主立宪的名人之一,和他相比,谭延闿的宪政光环立刻黯淡了许多。

  “袁项城举义北方,本是顺应天下民心之举,度不过是摇旗呐喊而已,何功之有?”那男子虽是谦逊,可神情却颇为得意。

  这男子正是杨度,前几日他还在上海公共租界与张謇等人商议策应袁世凯行动的计划,不料突闻赵北的“震电”,心神大乱,与同样不知所措的张謇等人一商议,决定还是亲自跑来看个究竟,探探赵北口风。

  如果共和军方面拒绝南北议和,北方的袁世凯就是两头不讨好,清廷恼他“篡国”,南方革命党也不满他维护清廷,那么其结果不是全国陷入混战,便是招致列强干涉,重现当年八国联军侵华一幕。现在南方各派革命党中,以赵北的势力最为强盛,不仅军队最多,而且还占了汉阳兵工厂,可谓“雄据一方”,如果不能说服赵北同意实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i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