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)第169章 中枢与地方 上_1908远东狂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亲往天津面见袁大总统,给大总统一个交代。

  但没想到的是,电报拍到武汉,赵北却不理不睬,都是黎元洪代为回电,只说总司令不在武汉,袁大总统一连五封电报过去,赵总司令才以自己名义回了一个电报,上面只有简单地几句话:倭人欺人太甚,共和军身负保卫桑梓重任,不敢未战即退;职部军务缠身,无暇北上,望大总统体谅;若大总统不辞辛劳,亲往湖北安抚国民,职部必以最隆重之礼节率领全省议员欢迎大总统莅临,届时,全国民众必以大总统马是瞻。

  这封电报现在正捏在袁世凯手里,也是他的好心情遭到压抑地主要原因。

  袁世凯被这封电报气得够戗,但又无可奈何。

  本来,赵北一心拥戴袁世凯做共和大总统,无论真情假意,袁世凯也是记在心里的,本打算将他架空之后调到北京,给个闲差,好吃好喝地供起来,但没想到,此人之跋扈远超袁世凯预料,再加上赵北通电反对袁世凯单独向外国财团举借洋债,使他在袁世凯心目中的地位顿时一落千丈,现在又公然在外交事务上与大总统唱反调,这简直是士可忍孰不可忍!如果赵北现在站在袁世凯眼前,只怕当场就要被人拖出去乱枪打死。

  不过目前共和军实力雄厚,“春分通电”又拍出了民心士气,现在民间舆论早已将赵总司令当做了中华脊梁看待,此时袁世凯要想动他,还真得仔细掂量掂量,免得偷鸡不成蚀把米。

  另一方面,现在袁世凯还需要赵北地鼎力,由于在“总统制”还是“内阁制”上存在严重分歧,制宪会议迟迟不能统一意见,袁世凯从骨子里是反感内阁制的,当初他就是指望内阁来限制皇权,但现在清室让国退位,这用来限制君权的“内阁”就成了鸡肋,还是大权独揽的总统制对袁世凯胃口,偏偏南方革命势力中,只有赵北是总统制的,而他在南方的革命力量中也最有言权,所以,袁世凯也只能忍耐,再忍耐,一切只能等到国体确立之后再说,为了拉拢赵北,他甚至将“西南六省盐政督办”的头衔都给了总司令,还有什么不能忍的?

  见袁世凯摇头叹息,屋里的幕僚、下属更是屏息缩脖,不敢触了霉头,半晌之后,才有人开口说话。

  “若各地实力派都像那赵北一般,中枢的权威何在?对于这种跋扈难制之人,中枢不可姑息迁就,现在山西即将平定,北方局势渐稳,不如以增援陕西建为由,抽调精兵南下,威慑共和军。”

  说话的是个年轻军官,名叫徐树铮,字又铮,号铁珊,江苏萧县人,秀才出身,早年投奔袁世凯未果,偶识袁世凯麾下爱将段瑞,因其见识广博、话语投机,深得段瑞赏识,被段瑞保送日本,留学陆军士官学校,去年被段瑞电召回国,做了参谋,此次“建国战争”中跟随段瑞出征山西,军功赫赫,前几日奉命回津,向袁世凯报告山西战况,今日袁世凯召集麾下将领、幕僚议事,由于段瑞还在山西,本人不能到会,于是便将他的全权代表徐树铮叫了过来,以示袁大总统对段瑞的重视。

  但是徐树铮毕竟是半路从军,走得不是丘八路线,在北洋集团里位卑言轻,除了段瑞对他青睐有加之外,包括袁世凯在内,多数北洋将领都没有将此人放在眼里,此次从山西前线归来,徐秀才就一直处于一种伴食津门的状态,如果不是为了显示对段瑞的信赖和垂青,袁世凯也不会想起把他叫来。(未完待续,如欲知后事如何章节更多,!)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i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