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08章 军令如山_1908远东狂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宾极目远眺,向那夏收过后的田间地头望去。身边站着他的参谋和副官。

  这列军列运载的是联合阵线第十六师的部队,一个步兵旅先遣团。目的地是汝宁府北部的西平县,最高指挥官就是蒋作宾。

  他们是弃增援西平驻军的作为师长,蒋作宾率领先头部队走在最前头。

  作为一个在国外接受过系统军事教育的高级军官,蒋作宾有着对胜利的强烈渴望,何况,他今年才二十多岁,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,此次增援西平,也是他第一次指挥整建制的正规部队进行作战,他本能的想在此次战役中赢得胜利。

  但是蒋作宾无法在西平获得他的第一次正规作战的胜利,因为联合阵线总司令部向他下达的命令非常明确而干脆:此战只许败,不许胜。

  接到命令的一刹那,蒋作宾只觉两眼金光直冒,差点摔帽子走人。

  凭什么别人打仗是为了胜利。而我蒋家人打仗却是为了失败?

  蒋作宾不服气,想去找总司令理论。但却被师参谋长王家驹拦了下来。王参谋长只说了一句话,“服从上级命令是军人的天职”就是这一句话让蒋师长立刻冷静下来。

  蒋作宾是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接受的军事教育,他很清楚“上级”与“下级”之间的关系,在日本军队里,即使上级命令下级去执行自杀任务,下级也绝对不能违抗命令。当年日俄战争,据说日本就是依靠这种“军令如山”获得了胜利。

  “军令如工。”这是教条,也是真理,古往今来,无论中国的军队还是外国的军队,都将其奉为铁律,不能贯彻这一铁律教条的部队是无法取得胜利的。正面的例子很多,至于反面的例子。清廷的旧式部队就是战无不败、攻无不溃的典型。所以。清廷才会下定决心刮练新军。

  共和军就是由清末新军演变而来,共和军的总司令赵北更是将“军令如工”摆在了军队建设的最重要位置上,为了统,一军令,他甚至不惜冒着兵变的风险将群治学社排挤到一边,由此即可看出总司令对于军队指挥戈一的重视程度。

  在这样一支军队里,违抗军令是会遭到产厉惩处的,这一点,蒋作宾在率领部队加入联合阵线之后就认识到了。

  所以,在犹豫了一番之后,蒋作宾无奈的接受了命令,也接受了他的命运,可是偏偏这个军令是绝密。除了他和师参谋长之外。其他人都不知道此去西平是去打败仗的,所以,如果此战失败,将对蒋作宾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,除非联合阵线赢的最后的胜利,否则的话,他蒋作宾“联合咒战败第人”的帽子恐怕就会泣么一自戴下尖但是,此次南北交锋,联合阵线真的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么?

  蒋作宾有些吃不准,毕竟北洋军是清廷倾尽全力打造的一支强军,虽然从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i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