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17章 土豆方案确定,货币方案畅想_我彼得三世,鹅国六边形皇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后输入法国,由于种种原因,直到18世纪末在法国才有较大的栽培面积。

  马铃薯从苏格兰传到挪威,然后引种到瑞典和丹麦,18世纪中期马铃薯从德国传入丹麦南部。

  1765年,俄国发生饥荒,枢密院发布公告要在全国扩大种植面积,而且是从普鲁士和爱尔兰采购的种薯。

  可现在众人一副没听过的样子……

  不对啊!

  彼得大帝时期就引进了第一批土豆,难道他们不知道?

  彼得一阵狐疑。

  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普及,直到19世纪中期沙皇才颁布命令:

  “农民必须大规模种土豆,土豆种得好的农民予以奖励。”

  自这以后,土豆才得以在俄罗斯安家落户,并逐渐普及。

  土豆高产,适合在土地贫瘠,夜间温度低、干燥、日照时间短的环境中生长,收成比大麦和小麦都高,可以说适合俄国的大部分环境。

  西伯利亚都能种。

  而且俄国人种土豆根本不需要太多劳作,就是把小土豆放坑里,浇浇水就可以了。

  简而言之,土豆就是健康和令人高兴的食物,可以做成面包,粥,淀粉和香粉,可以在俄国大量种植。

  想不通不想了,彼得直接对沃伦佐夫吩咐道:

  “派人去意大利、比利时、奥地利、法国、苏格兰、普鲁士这些国家,看一下他们的马铃薯种植的情况,另外,我们国家就有种薯你们不知道吗?”

  “找到我们国家的马铃薯,再进行第一批试种,可以让科学院的个别人参与进来。”

  “另外派人去南美选择更多的薯种,建立完整的马铃薯育种体系。”

  “我再强调一点,不管是派人去考察,还是获得种薯,都要保密,伊万诺维奇,你负责跟进。”

  彼得面色严肃地指示。

  这件事情涉及人口和民生,还关系到防范20多年后的饥荒,理应由枢密院的总务大臣沃伦佐夫来办。

  而在大规模推广前,保密也是一件事,暂时交给伊万诺维奇。

  “是!陛下!”

  两人对视一眼,同时应声。

  随后继续讨论人口,可结果显而易见,其他的人口增加方案都是要靠钱。

  可俄国现在没钱。

  但也有一点让彼得感到欣慰,七年战争还没打,国库还没空虚到令人发指的地步。

  七年战争时期,在普鲁士的俄军战士连续8个月没有领到薪俸,而且俄国也无力向别国举债,国内农作物价格飞涨,用叶二大宝贝的话来说就是:

  “国库尚有1.7万卢布的公债没有偿付,各个商业部门基本都被私人垄断,当年伊丽莎白女皇试图向荷兰借款200万,结果只是徒劳一场,我们在各国眼中毫无信誉可言。”

  七年战争后,连1.7万卢布的公债都没偿付,一个大国向荷兰借款200万还被拒绝,可想而知俄国有多惨。

  现在国库还能有560万卢布,可比叶二时期好多了。

  在这样的情况下,他能输给叶二吗?

  当然不能!

  而且他还有更进一步的方案,用纸币来代替现在流通的各种戈比和银币,把黄金和白银存起来。

  但现在还不具备条件,步子太大。

  最起码要在彻底稳定之后,要没有人能挑衅他的威严,以及俄罗斯的信誉在世界确立起来后。

  毕竟拿一张纸币去换人家的真金白银,没信誉和实力谁信?

  毕竟好些国家也经常破产。

  彼得非常眼馋以俄罗斯货币为基础的国际结算体系,这可都是现在没有的东西。

  但路要一步一步走,步子大了容易发生什么,谁很清楚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i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