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218章 河患和粮患_盛世华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获得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。”

  “我建议在营州都督府治下,选一块隐秘之地进行小范围种植,保证稻种不会丢失耐寒性。”

  他对生物学懂的不多,并不知道耐寒稻会不会退化。但正因为不知道才会这么说,万一真退化了那就欲哭无泪了。

  长孙无垢就更不懂这些了,所以并没有怀疑他的话,为难的道:“可万一这些稻种被高句丽获取,岂不是资助敌人吗。”

  陈景恪说道:“姨母怎么把火炮和炮舰给忘了,有此神器在就算良种被高句丽获取又能如何?他高建武还能以血肉之躯抵抗火炮不成?”

  “况且我们也只是小范围种植,只要把守好秘密,高句丽人没那么容易摸得到良种。”

  “这么做还能在辽东积累种植水稻的经验,等朝廷决心平灭高句丽,可以提前一年大规模种植。”

  “来年出兵即可就地解决部分军粮问题,缓解后勤压力,可谓是一举多得。”

  长孙无垢有些意动,道:“此事你我说了都不算,待我禀明圣人,看他做何决定吧。”

  陈景恪道:“也只能如此了。”

  他又陪小兕子玩了半天,才告退离宫,长孙无垢派孙福财带着几个人过来取走了良种。

  就是易奴和玉珠两人有些不舍,毕竟这是她们两个的劳动成果,自己都没尝一口就被拉走了。

  接下来几天陈景恪的生活又恢复到了往日,给徐山鹰几人上课,写秦亡总结。

  期间程怀亮三人来了一次,主要是和他说外贸的事情:

  “……西域局势复杂且有西突厥在太过危险,北方草原薛延陀心思难测,我们以为还是辽东诸国更合适。”

  “高建武怯懦畏惧大唐不敢生事,奚人、契丹、新罗、百济更不敢与大唐为敌。且这几个国家都较为富有,能买得起玻璃,真人以为如何?”

  陈景恪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问道:“世伯们如何说?”

  程怀亮说道:“这也是长辈们的意思。”

  陈景恪颔首道:“正常来说这个想法确实没错,但我觉得有个地方比辽东诸国更合适。”

  程怀亮眼睛一亮,连忙问道:“哪里?”

  陈景恪道:“先回答我一个问题,你们能弄到可以在海上航行的大船吗?越大越好,数量越多越好。”

  程怀亮为难的道:“不瞒真人,我们家在造船上并无产业,也无什么人脉。”

  秦怀道和尉迟循毓也都是同样的情况。

  陈景恪无奈的道:“那就没办法了,我说的地方需要大型海船才行,没船你们还是往辽东那边卖吧。”

  “这……”程怀亮追问道:“你说的地方真的能赚到大钱吗?”

  陈景恪回道:“那里没钱,但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粮食。”

  “嘶……”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,粮食啊,比钱都值钱的东西。

  秦怀道兴奋的道:“天下真的有这种地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i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