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十一章 我买_种田:别闹,我只想安静养家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几个孩子都已经成家了,又生了孩子。一家人挤在一个院子里面,确实是有一些住不开。

  这不,小儿子已经到了要说亲的时候了。就因为他们家的这个情况,一直没说成。让她花钱重新建一个院子,他们家肯定是没有这个条件了。但是买一个屋子让小两口住进来,或者是他们老两口住进来,还是可以的。

  这个年代一些比较繁荣的府城的房价,大概需要一百两。但是在他们这种不太繁荣的地方,即使是在县城里面买个小院子,也只需要五十多两就足够了。

  而温夏想要卖的屋子,虽然建造的时候用在材料在他们村子里面还算是不错,和县城的房子肯定是没有办法比的。

  再加上她卖出去的,又只有一间屋子,在这里生活肯定是有一些不方便。所以,就更加卖不上价了。

  温夏想了一下之后,对着那名婶娘说道:

  “婶娘,我也不和您要多了,您看,三两银子怎么样?”

  这价格虽然并不算低,但是温夏他们这个屋子的材料不错,这个价格也还算是厚道。

  想到这里,这名婶娘点了点头,就想要答应下来。

  看到她点头,秦有田还没有什么说呢,王桂芳顿时就急了起来。

  刚刚温夏说要卖房子的时候,王桂芳心里面可是盘算的非常好。她家大儿子马上就要说亲了,这房子到时候给他们家根生住,那不是正好吗?

  至于银钱,到时候直接说没有,就二房这几个肩不能挑,手不能抗的,还能把他怎么样不成?

  谁想到那名婶娘竟然这么痛快,看现在这个样子,似乎直接就想要把房子定下来。

  周大花这个平时冲锋陷阵的人不在,王桂芳只能自己出声说道:

  “不行,我不同意卖。这屋子在我们家院子里面了,这要是卖出去了,我们家以后生活多不方便啊。”

  虽然秦有田并没有说什么,但是从他不断点头的动作来看,他也是赞同王桂芳的话的。

  听见她的话,温夏只是有一些无奈的说道:

  “大伯娘,你只是生活的不方便一些而已,如果这个屋子不卖的话,我们一家可是活不下去了。还是说,我们一家住在这个屋子里面的话,大伯娘愿意让我们跟着你们一直吃饭,直到明年的粮食下来?愿意花钱给我爹买药?”

  听到温夏的话,王桂芳急忙摇头。

  笑话,这样一来他们家得搭进去多少钱啊。好不容易把这几个拖油瓶甩开了,可别想再黏上他们家。

  看到王桂芳摇头,温夏的语气更加无奈了。

  “这也不行,那也不行的,大伯娘,你给我指个明路吧,你说我们一家要怎么办?总不能一家人抱在一起等死吧?”

  王桂芳再怎么冲动,看着院子里面的那些人,也说不出反驳的话。

  就在她犹豫的时候,温夏对着那名婶娘说道:“婶儿,这屋子我们一家住的挺仔细的,要不我带您进去看看?”

  眼看着温夏要带人进屋,王桂芳更加着急了。脑袋一热,嘴就有一些不受控制了起来。对着温夏喊道:“你别往外卖了,我买!”

  ------题外话------

  房价参照明朝和清朝的房价,首先是明朝农村的房价。据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张传玺著作的《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》记载:

  明朝景泰八年(1457年),徽州祁门县居民李添兴卖房,厨房一间,猪圈一个,只要纹银两

  明朝万历四十二年(1614年),徽州休宁县居民王元浚卖房,正房3间,厢房3间,门面3间,卖了纹银50两。

  至于清朝的房价,据说海瑞退休了之后,花了一百二十两在老家买了个院子

  我折中了一下,就把这个屋子的价格,定在了三两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i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