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六十一 大批量单子_重生从小作坊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家里所有人都在为明天挂牌生产做准备,十位新工人打散了去庄里其他家进行培训,钱照给,一天60。

  厂房已经全部竣工,直接把一个院子搭起来了,3万多。

  设备也放置好了,等明天全部生产结束后,工厂帐上再划给设备部买设备的钱,虽然是左手倒右手,看似无用之举,但非常有必要。

  冷库也调试完毕,配套的洗粉条设备也焊好了。

  包括明天生产用的煤都拉了回来。

  做好的工厂牌子也已经拿回来了,各种证件也办好了,该做的都做好了。

  万事俱备。

  厂房靠近马路那一排留扇大门,其他的都用泡沫墙做了几间办公室,还弄出了一个大厨房,以后工人吃饭就在这里吃,锅碗灶台全都置办好了。

  做饭的是村里招的两口子,50岁多点,闫俊该叫他们大也和大娘,身体很健康,还专门带他们和工人办了健康证。

  闫大海他们商量了一下,吃饭标准定成每顿两素一荤,每周五炖一次鸡。

  这伙食在闫王庄,百分之百,天花板级别。

  以前那条生产线昨天就开始下粉条了,明天起,就是三条线,每条设备一天生产八千斤,一天下来就是二万四千斤。

  现在光附近省市的几个贩子,一天平均送货一万五千斤,这样,家里就是每天能剩余出来九千斤左右。

  粤省的叶老板和鹏城的柳大姐,就算他们同时要货,差不多也可以满足了。

  等到张楼和鹿邑县的粉丝包装好,还得赶紧拉回来,放仓库里,备用。

  路北老仓库,设备部,简陋的很,连个门都没有,归宿在仓库一角,现在逐渐占用了一半仓库了。

  杨晓鹏和两位工人正在做粉条设备线,旁边围着好多闫王庄的人。

  他们都在小声地议论,有的懂行,拿起切好的钢板看看厚度,材质,点点头。

  有的想问问价格,杨晓鹏没说话。

  有的人想问多久能做一条设备,也得不到答案。

  看到闫俊过来了,一大群人就又围了过来,七嘴八舌,问啥的都有。

  闫俊让他们先静一下,把这条设备从头给他们讲了一遍,重点是做这个不容易。

  完了有人就大声喊到:“闫俊,你就说多少钱吧?”

  看着一群人紧张巴巴地盯着闫俊,估计怕他口子张的太大。

  “搅面机15000,面团机2000,输送带8000。”

  对比前世,真是良心妈给良心开门,良心到家了!

  一时间,一群人谁也没说话,闫王庄现在使用的设备都是一样的,基本上都是自己焊。

  两个小点的电机,用了三四千,其他都是铁料,几千块钱。

  成本也就一万多吧。

  用了五六年了。

  这一下子光搅面机都一万五,他们有点接受不了了。

  闫俊刚才也说了,这个搅面机,用一个超大电机,两个大点的电机,钢板也是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i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