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)5 邯郸陌上九月秋(五)_三国之最风流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带路,可见赵云在里中的名声必然很好,人缘也很好。”

  荀贞颔首,说道:“还有呢?”

  荀攸又屈起无名指,说道:“赵云昨日回乡是为了给佣工送粮,可见其人仁厚。”

  “还有呢?”

  “赵云不与兄、嫂分居,兄弟和睦,可见其恭。”

  兄友弟恭向来是美谈,兄弟成人后便分家是汉时风俗,兄弟同居不分家的有,不多见。便是荀氏族中,兄弟分家的也有很多,赵云和他的兄长不分家很是难得。

  “还有呢?”

  “小三说一天多没见赵云,想他了。只一天多没见就想他了,可见赵云甚得里人之心。”荀攸把左手收回,总结似的说道,“既能得长者之爱,又能得年少爱戴,仁厚恭谨,闻黄巾俘虏言,此人又有出众的勇力,不可小觑也。”

  荀贞笑道:“见微知著,其卿之谓乎?”

  荀攸笑道:“要说见微知著,我不如君。我是来到赵云里中才知赵云不是常人,君却是只凭黄巾俘虏的三言两语就断定了赵云是个英杰。君先道逢乐进,与之结交,……。”侧首笑顾了下跟在荀贞马后的典韦,“继又遣人专程延请阿韦,接着又在汝南厚爱陈叔至,到了冀州,又折节下交刘玄德,现如今又造访赵云,此数人者,君与他们结交时皆是初识,我等皆不知其才,君独知之,而此数人亦果真都是英雄豪杰。‘知人者智,自知之明’,其君之谓乎?”

  得了荀攸此赞,荀贞颇是汗颜,却也无法把实情说之,打了个哈哈,糊弄过去。

  ……

  小熊人虽年少,马术不错,一路风行电掣,行约十余里,很快前见一处乡里。

  小熊放慢马速,等荀贞近前,指着说道:“前边就是子龙兄的乡居了。”

  荀贞令典韦等,说道:“将至乡里,且缓辔徐行,以免惊扰乡民。”

  典韦等齐声应诺,放缓了速度。小熊侧着头,眨着眼,瞧瞧荀贞,瞧瞧辛瑷、典韦、原中卿、左伯侯等,突然出言问荀贞,说道:“君等是不是从过军?”

  “何出此言?”

  “前几个月,黄巾贼起,数击我县。为助县君御贼寇,子龙兄召集县中少年,编练为一曲,日常操练,他给我们讲兵法,说用兵贵‘令行禁止’。适才君一令之下,他们几个就凛然从命,这不就是令行禁止么?”

  荀贞啧啧称奇,并不是称奇赵云,赵云能为日后的名将,知道兵法是意料中事,他称奇的是这个小熊,心道:“这少年年纪不大,却毫不怕生,马术甚佳,人又聪颖,居然能猜出我等是从过军的,是个人才。”因笑问道:“还不知足下贵姓?”

  小熊挠了挠头,说道:“君‘足下’、‘足下’的,叫得我很不自在。”

  十四五岁或已不能算是童言无忌了,但小熊这句坦率直接的话却依然令荀贞等人为之发笑。小熊不知道他们为何笑,跟着笑了几声,回答荀贞的询问,答道:“我姓严。”停了下,又补充说道,“小熊是我的小名,我大名叫猛。”

  “严猛,严明而猛……,好名字。”

  说话间,诸人已至乡外。荀贞勒马停驻,从马上下来,把缰绳交给原中卿,打算步行入乡,忽闻得宣康说道:“小熊,那个人可是赵君么?”

  顺着宣康的手指,荀贞看去,在乡外溪边的一棵柳树前,有三四个人正在围观一人射箭。

  射箭之人年有二十上下,相貌英俊,魁梧健壮,所站地距离柳树有五十步远,挽弓射矢,箭如连珠,瞬息间连射出了三箭,三箭头尾相连,皆中柳树上悬挂的箭靶。围观诸人大声喝彩。

  荀攸赞道:“五十步外射中靶的不难,连珠三矢却不易,三矢悉中更不易,此人箭术精良。”

  小名小熊,大名严猛的少年不屑地说道:“他怎么会是我子龙兄?他是我子龙兄的手下败将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i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