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422章 道路皆怨_红楼从辽东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其看重,读了书认了字,却不懂之乎者也。

 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。

  抄录的很多奏疏,他记不住,但是他认为重要的,皆会用心记录下来。

  其实情报方面的人员,日常就是如此。

  大周方面。

  想要获得高层的情报,主要来源为三者,邸报,奏疏,官员的告知。

  而不论是哪三者,都需要关系。

  正好。

  金江镇在京城关系深厚,三方面的信息来源皆有。

  能从众多的信息中,敏锐的发现重要的情报,才是一名合格的机密人员。

  桂勇重新翻找到一篇奏疏。

  “……道路皆怨抚、道招安贼首,给劄予官.占据要村,纵其党众,剽掠四乡,谓之打粮。

  予行去延郡二十里许,获报前山皆贼。予势不可退,令军弁执赈抚饥民牌单骑驰往。

  谕之曰:‘朝廷钦命赈院来赈汝矣,各归乡里候赈,聚此无为也。’贼众诺而退。”

  这是监督陕西官员赈灾的御史吴甡所上奏的奏疏。

  从这篇奏疏中,能得知陕西复杂的情况。

  在抚局羁縻下的起义农民,一方面对朝廷怀有希望;另一方面为了眼前不致饿死,又不得不四出打粮。

  至于吴甡奏疏中所言的“道路皆怨”

  这里的“道路皆怨”,不是指的普通百姓,因为普通百姓早已成为了流民。

  指的是家有余粮的乡绅大户。

  这些乡绅大户,因为利益遭受了损失,把归降的流民,呼之为“官贼”。

  他们对招抚政策,内心坚定的反对,认为朝廷应该采取强硬的措施。

  何谓强硬措施?

  杀之。

  这并不是新的提议,反而历史上,很多封建王朝末期,都是如此,乃旧例。

  招抚了也无粮接济,最后还是会因为无粮而作乱,不如趁机屠杀之。

  把流民都杀光了,问题也就得以解决。

  桂勇是辽民,却已经不是普通的百姓,他已经升为金江军把总,一名中下级的军官。

  一种奇怪的感情,在他心中波荡,使得他接下来话,口音有些怪异。

  “而国库空虚,加上辽西军,天津,登莱四地的扩军。

  还有广东虎门被红毛夷入侵,广东巡抚奏请朝廷物资,召集大军备战红毛夷。

  种种形势更是雪上加霜。

  所以末将认为。

  朝廷如果不能加大物资,赈灾陕西的乱民,那么民乱必定复起。或者朝廷采取乡绅之言,趁机屠戮流民,不定民乱平复。”

  桂勇说完,低下了头。

  哪怕这些年,他已经见惯了黑暗的角落,早已看穿了勋贵朝臣的嘴脸,仍然也会为现实而感到茫然。

  流民犯了何罪?

  上天无门,下地无孔。

  谢友成等人,仔细的询问入侵广东的红毛夷之事,担忧会不会影响金江镇在福建的移民。

  唐清安已经了然。

  广东巡抚所奏中提及的红毛夷,就是英国人,这个时代的英吉利人。

  不过这场战事,最后因为广东巡抚征召了大军,战胜了英吉利人。

  旗开得胜的英吉利人,等广东调集了重兵后,见对方势大,认了怂。

  虽然如此。

  广东调集重兵的过程中,也消耗了不可计数的物资。

  大周不是大明。

  但是大周目前的形势,很像大明。

  唐清安一直在借鉴。

  不过未发生的事情,他无法预知是否会入历史的轨迹一样发生。

  所以他一边走,一边看。

  “你很好,先去歇息吧。”

  唐清安宽慰了桂勇,等桂勇离开后,他看向眼前的几人,金江镇的大佬们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i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