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511章 万家灯火长明_红楼从辽东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

  到了皇帝亲政时,对勋贵更加严厉,文官彻底从勋贵手中夺权,有实权的勋贵寥寥无几。

  巡盐御史林如海的流放,王子腾的闲置等。

  可惜时也命也。

  随着国内战事愈加频繁,勋贵的权力逐渐恢复,有的将领更不听文臣节制。

  例如锦乡侯府的北镇节度使。

  更有他忠顺王是勋贵中的领头人物,反而从文官手里夺回了辽东经略一职。

  文官和武将争夺权力,越来越激烈。

  忠顺王选择了退让。

  他的继任者,新任辽东经略就是文官出身,之所以如此退让,是希望缓和文武之争的局面。

  同时内心也担忧。

  随着武夫权力越大,对军队的控制越强,不加以节制,长此以往不利于朝廷。

  有了一个平辽侯,他不想看到第二个平辽侯的出现。

  当年就是因为金州不受督抚节制,导致平辽侯越来越跋扈,朝廷养虎为患,才有今日之难。

  如果不是勋贵史鼐的放任,而是辽东经略一开始乃文官魏毅的话,魏毅绝对不会任由唐清安独掌金江镇。

  唐清安能成为金州独夫,勋贵史鼐功不可没。

  勋贵们希望忠顺王偏向他们,文官们冷眼旁观,最后见忠顺王不冷不热,没有响应勋贵们的态度,部分官员才对忠顺王的态度缓和起来。

  忠顺王内心长叹。

  国事如此形势,而党争越发激烈,不以国事为重,以权斗为重,久离朝堂的忠顺王,心中只觉忧虑。

  忠顺王进京只有一件事。

  治辽。

  治辽。

  治辽。

  “平辽侯有十罪。”

  忠顺王在皇上御前,坚定的说道。

  “一罪擅权横恣”

  “二罪虚兵冒饱”

  “三罪任用私人。”

  “四罪贿赂权贵,勾结文臣。”

  “五罪侵害朝鲜。”

  “六罪擅启边衅。”

  “七罪要挟无已,居奇货于辽东。”

  “八罪秘连海外。”

  “九罪欺君罔上”

  “十罪造势拟反”

  皇帝看着满头白发的皇叔,不等他感慨,就听到皇叔的弹劾,一时间不知所措。

  平辽侯孤悬海外,听调不听宣已是双方的默契。

  朝堂里有人反对平辽侯,也有人支持平辽侯。

  认为今日之国内时局叛乱不止,不应激反平辽侯,反而应该拉拢他,并且平辽侯从来没有糜烂边关。

  如果是一边倒的反对平辽侯,朝廷早就定下了调子,但正因为不少人否定,所以朝廷对金江镇一直没有统一的口径。

  当初蛮族势大的时候,都有人认为应该诏安老奴,获得了不少支持。

  比起蛮族,支持平辽侯的人更多。

  京城的勋贵和大臣不提,只地方上为平辽侯说话的声音就不小,特别是江淮和金陵。

  而朝廷分身乏术,国力疲软,采取了默认的态度,只要平辽侯不做乱,暂时不搭理他。

  留着下一代人去解决,平辽侯才能高,威望高,下一代却不一定能维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i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