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814章 敦煌_海上升明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占据了整个河西走廊。

  然后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右击匈奴,使整个河西走廊首次纳入华夏版图,增加了河西四郡。

  汉代丝绸之路自长安出发,经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,继出玉门关和阳关,沿昆仑山北麓和天山南麓,分为南北两路。南线从敦煌出发,经过楼兰,越过葱岭到达安息,西至古罗马。

  北线由敦煌经高昌、龟兹、越葱岭而至大宛。

  汉唐之际,还又沿天山北麓开辟了一条新路,由敦煌经哈密、越伊犁河,而至拜占庭帝国。

  在汉唐时代,西域丝路可以说是中西方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路线,也是最繁忙的国际贸易路线。

  直到晚唐之时,先是吐蕃占据河西走廊,然后归义军收复沙州,一度统治河西十一州,后来收缩割据瓜、沙两州,历经张氏、曹氏统治百余年。在回鹘汗国灭亡后,大批回鹘流落河西走廊,最终归义军被沙州回鹘取代。

  “朕以前读史书,总对汉唐之西域向往无比,可如今来,居然发现这里已经找不到半点汉唐的痕迹了。”

  吴三桂在一边道,“陛下若想在敦煌寻访到汉唐遗迹,则只能去南边的莫高窟,那里有近千个石窟,里面有许多壁画、彩塑,也能看到唐宋的木构窟檐。”

  朱以海也早闻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的莫高窟的大名,据说在混乱的近代,有一位道士住在其中一个石窟里,有天意外发现了一个掩埋许久的藏经洞,里面有无数的经卷、图画。他上报县令,县令却嫌弃这些破旧玩意,他们知晓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些旧经卷图画,也不是什么名人字画后,便连点运去省城保存的路费也不肯出,只让那王道士封存起来。

  那位王道士据说几乎是个文盲,本是湖北麻城人,后来在甘肃当了兵,为了谋生又做了道士,在那个乱世,县里让他一个半真不假的道士管理敦煌石窟。

  这个王道士在石窟当家,做做法事之余,便是四处化缘,得到一些钱后,他就会找来一些当地的手艺一般的土匠人,用草刷蘸上石灰把洞窟里精美的佛教壁画给刷去,还会亲自抡大锤把佛塑给砸掉,然后用泥巴草杆堆起灵官之类,因为他是一个道士,住在佛教石窟里,所以想要改成道观模样,后来嫌弃一个个石窟太小,便想用锤子打通,结果意外砸出了一个藏经洞。

  他不识字,拿了些去给知县看,知县找人鉴定,有人认为这些历经千年的东西很有价值,是文化瑰宝,建议运去省城保存研究,可知县听说不是什么名人字画之类的便连点运费也不舍得出,直接打发了王道士。

  此时八国联军攻入,许多列国到处搜刮抢夺,后来一个姓蒋的翻译,他看懂了那些东西,然后告诉了一个西方掠夺者,那人从王道士手中以极低价格,骗走了九千多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i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